产品

产品

产品

从打工仔到养鱼大户他的年收入翻了几十倍

发布时间:2024-02-27 01:41:00 来源:产品

  8月3日上午8时,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42公里鱼塘,气温直逼36℃。双加社区居民、大冲头村大春生态渔业合作社社长刘治学系着蓝色防水围腰,光脚踏在木质小船上,穿行在鱼塘中,双手不断将挂在竹竿上的渔网取下、回收。

  “打啥子伞哦,都那么黑了,还留意这些?”岸边,伙伴们“戏弄”,逗得咱们哈哈大笑。说笑声中,渔网渐起,网中的鱼儿蹦得老高。

  泊岸后,刘治学一行人,将网中的鱼儿分类挑拣进蓝色大桶中等候运送。因鱼真实太多,“拣鱼”这样看似简略的进程,也继续了两个多小时。

  11时,捕鱼进入结尾,刘治学拿起记账本扫了一眼,脸上显露绚烂的笑脸,“今日这口鱼塘捞了1.2万斤鱼,7000斤卖到贵州,5000斤卖给泸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商业商场。都是合作社的老客户咯,鱼养得好,生意就好,天然有钱赚。”

  12年前,在老乡孙大春的招集下,38岁的刘治学从广东回到家园养鱼。“孙大春想在村里搞个养鱼合作社,喊咱们回来帮他。每个月给咱们1200元的薪酬,比在广州打工还多300元。我觉得条件不错,就回来了”。

  一亩塘投多少尾鱼、各种类的配比是多少,怎么投料,怎么捕鱼……回乡后,刘治学跟着孙大春学养鱼技能。在重复操练、探索后,第二年5月,刘治学担任的两口鱼塘迎来丰盈。技能有了,收入也逐渐安稳,刘治学开端自己承揽鱼塘养鱼。现在,他流转了300多亩鱼塘,年产值超90余万元。但是,刘治学也遇到过因供氧缺乏、喂食不妥等导致鱼翻塘的状况。“有次停电,鱼塘的增氧机停了,5000多斤鱼悉数缺氧翻塘,亏了好几万。之后,咱们就给每口鱼塘配上发电机。”在刘治学看来,每一次失利,都是汲取这次的经验的进程,“没得啥子,总结经验嘛。”

  与此同时,大春生态渔业合作社也在不断强大——从开始的几个人展开到100多人,流转了6000多亩鱼塘,带动周边1800余户展开水产饲养。

  2019年,刘治学接过合作社社长的接力棒。他深知只要了解最新的饲养技能和商场环境,才干养好鱼、卖好鱼。因而,合作社每两个月就会展开会集沟通,有时还会从成都约请水产专家来给成员和乡民上课。在专家的主张下,本年,合作社引进桂鱼、鲈鱼等名优种类进行饲养试点,并规划几百亩鱼塘实施“鱼菜共生”归纳种养,在不占用更多土地资源的状况下,为农户增收。

  因鱼致富的刘治学不是个案,而是缩影。2015年,双加镇发动“十里渔湾”项目,建造以生态渔业饲养为根底、村庄旅行为特征的新农村示范带,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现在,漫山遍野的鱼塘连绵在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犹如数百颗大大小小的珍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38岁时,我一穷二白。现在50岁了,有车有房,还有300多亩鱼塘,过上了美好的小康生活。”说着,刘治学再次系上围腰,卷起裤腿,与伙伴前往另一口鱼塘打鱼。(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