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狮城青年说丨乡村追梦人 不负好时光

发布时间:2024-03-04 06:50:33 来源:食品安全

  当冰冻了一季的河水重新发出哗哗的声响,当埋藏在雪里的麦苗再次露出碧绿的嫩芽……我们正真看到,无数优秀青年把根扎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这片热土追寻着不一样的青春梦想。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农业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各种政策的激励,使农业成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新蓝海,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奔赴广袤田野,在农业领域挥洒汗水、建功立业。他们化身新农人,以勇气和毅力成就事业,创造财富,收获精彩人生;用新技术、新理念为农业带去无限可能。

  春天孕育着希望,青年象征着未来。在这最好的时光里,无论是40岁的杜安国、39岁的常倩,还是27岁的王福元,他们都在忙碌中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也都在忙碌中收获着成长和喜悦。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正真看到了当代青年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在经历挫折时,所展现出的毅力和顽强。

  李大钊曾经说过:“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在最好的年华去奋斗,让青春更有意义;在最好的年华去挑战,让青春更具色彩。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青春。

  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期待更多年轻人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敢于做先锋官、领头雁,勇于投身乡村振兴,善于把课堂所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广阔天地大展才华,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这注定是一场双向奔赴,因为于这方广阔的天地而言,这些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洋溢青春力量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春天,他们就是希望。

  我的家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西崔庄村,我们那儿土地盐碱,一般农作物种了也不长。于是,村民们纷纷种起苜蓿,这种作物不仅耐旱耐盐碱,还是上好的牛羊饲料。我们家从2000年前后开始种植苜蓿,到2018年我大学毕业时,种植培养面积就已经有500亩了,一直是直供周围养殖场。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电子商务。说实话,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毕业后想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因为从小看着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实在太辛苦。

  可我也说不好是从何时开始的,这种想法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不想回来,变成了想通过个人的努力让父母不再那么辛苦,帮他们扩大营业范围,开辟更多的销售渠道。

  我大学毕业时,正好赶上“电商热”,全国各地很多农副产品乘着这股热潮成为网红产品,黄骅的面花、冬枣,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那时我就想,作为优质牧草,我们黄骅的苜蓿是否也可以在网上火一把?

  于是我回到村里,创办黄骅市易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在淘宝网上注册了网店。

  想要干成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真难啊。拍照、修图、推广……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特别多,感觉比上学还要累。

  好不容易把网店开起来了,可由于店铺初期知名度低,成交量一直是零。要说不着急,那肯定是假的。但我也知道,着急没用。论品质,我们黄骅的苜蓿在全国都有名,我坚信只要坚持到底,销量必然不会差。

  我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边更努力地学习网店运营知识。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网店成交量慢慢的升高,每天能收到100多个订单。我又乘胜追击,先后在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等多个网络站点平台上开设了店铺。

  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家的苜蓿就在网上成了畅销品,订单从全国各地飞过来,这下可把我爸妈高兴坏了。

  那段时间,我一边忙着打理网店,一边还想着延伸产业链,提高苜蓿附加值——如今,大家生活条件慢慢的变好,慢慢的变多的人把兔子、龙猫、羊驼当作宠物来饲养,如果我能把苜蓿制成宠物饲料,那岂不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当时,对于苜蓿深加工项目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确定,可即便如此,我的想法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购买烘干机,建起空气能烘干房……2018年10月,在投入了20多万元之后,一条崭新的宠物饲料生产线顺利投产。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没多久,我们生产的宠物饲料成功“触网”,并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春节前那几天可把我们忙坏了,客户纷纷囤积宠物饲料,我们每天都要发出去1000多个快递。

  如今,我们家的苜蓿种植培养面积,从我刚毕业时的5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500多亩,80%的苜蓿用来生产宠物饲料,利润比过去提高了30%到40%。我不仅实现了帮助父母分担压力的初衷,还带动了周围乡亲实现就业,光是电子商务公司这边就增加了10多个固定岗位。

  我是2019年才开始接触农业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在成都发展,从事高速高铁项目和进出口贸易,业务遍及全国各地。

  2019年,思乡心切的我从成都回到沧州发展。当时考察了很多项目,但左思右想,依旧是觉得从事农业最妥当,因为不管到何时,一日三餐都是人们离不了的。

  当我说出这个想法时,所有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农业是个技术活儿,你一个农业‘小白’怎么干得好?”“农业投资大、回报慢,还是选别的行业吧。”

  可我却觉得,相比农业的潜力,这些并不是问题。不了解就学,回报慢就等,只要路子选对了,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我用了半年时间去考察项目。如今,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定大有可为。

  于是,我瞄准消费升级,最终选择了智慧生态农业项目——蔬菜全部使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以椰糠、营养液和水为基质,生产最健康的食材。

  2020年9月底,智慧生态园项目正式动工。为了确认和保证能在入冬前完成建设,各项工作都要夜以继日地往前赶。那段时间,我白天在工地盯施工,晚上在家里学习农技知识,每天连轴转。

  紧赶慢赶,标准化智能阳光生产大棚终于建成了。可不巧的是疫情来了,农技人员一时无法到位,很多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我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经验不足,我们培育的第一批菜苗大面积死亡,最后不得不高价从别处购来菜苗进行栽种。

  2021年春节期间,我们种植的第一批蔬菜终于迎来了收获,虽然其间遇到不少波折,但结果还是好的。在吃到自己栽种的蔬菜的那一刻,我自豪极了!

  这些年,为打造好这个智慧生态农业项目,我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生态园占地面积达到100亩,拥有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和9个标准化智能阳光生产大棚,试种成功的蔬菜品种已有200多个。花了钱的人水培菜的认可度慢慢的升高,一些品种的蔬菜甚至供不应求。

  去年,我们又研发推出了家庭阳台种植设备,消费者在家就能吃上新鲜蔬菜,并享受种菜的乐趣。

  这种设备体积小巧,占地仅1平方米大小,可同时栽培4种蔬菜,只要有光照、能通电,定期添加水和营养液就能满足蔬菜生长所需,一般十天半月就能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

  今年春节,家庭阳台种植设备正式面市,我们采用租赁的模式,消费者只需支付押金、购买菜苗和营养液,就能把设备搬回家,平均每茬蔬菜的费用在六七十元左右。这种方式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

  多年的努力,如今有了收获。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我每天忙得站不住脚,尤其是春节期间,工人们连吃饭都得排班。

  从一粒种子到一株蔬菜,从一个想法到梦想成真,投身农业让我体会到了不同以往的成就感。

  今年是我从房地产转行从事农业的第九个年头,也是我在转行后度过的最忙碌的一个春节。从腊月中旬到现在,来我们这儿摘草莓的游客比平时多了30%以上,最忙时一天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到了晚上也闲不下来,还要给网上的客户打包邮寄。

  我是四川人,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城市生活,但心里始终装着一个田园梦。2015年,阴差阳错之下,我从别人手里承包了一片甜瓜种植园。那片地就在运河区西屯村,紧邻市区和运河,交通便利,顺着堤顶路就能到达,而且周围风景特别好,很适合从事农业采摘。

  因为之前从没做过农业,接手后,我也跟着种起了甜瓜。第一年的收成还算不错,甜瓜长势很好,只不过由于甜瓜的上市时间相对集中,采摘周期也会快速缩短,这对农业观光园来说,是一个待破解的难题。

  第二年,我尝试种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草莓的采摘周期长达半年。说起来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在试种草莓时,我没有聘请技术员,结果大棚里的杂草长得比草莓还旺。

  虽然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我并没有气馁。转年后,我请来了技术员,还扩大了草莓种植培养面积,增加到10个大棚。那一年,种出来的草莓品质不错,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只是产量依然不高,技术员跟我说,是土质的问题。

  2021年,未解决土质问题,我在西屯村又承包了一片土地,重新建起了大棚。可就在大棚全部建好的第二天,却收到了即将出现暴雪天气的消息。

  我从没见过暴雪是啥样子,不敢大意,在车里守了一夜。雪越下越大,很快棚膜上就积了厚厚一层雪。为避免大棚被压垮,我和工人赶紧去清扫,可这边还没扫完,另一边就又积满了。紧跟着,我就听到大棚发出响声,眼瞅着它们一个个倒下去,大棚里刚开花的草莓苗也被压在了底下……

  那场景我一辈子也忘不掉。我就那么怔怔地站在雪地里,既绝望又不甘——转行农业这些年,我每年都要赔进去几十万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我重新振作起来,改进棚体设计、引进智慧设备、增加种植品种、学习农业知识……慢慢地,我一步步将梦想变成了现在的丰成农庄智慧草莓种植基地。

  基地里的智慧农业综合管理系统,能根据土壤墒情传感器、棚内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有关数据,进行智慧化分析,并启动自动化程序,对水肥一体机、电磁阀、卷膜机、风炮下发指令,及时对大棚进行智能化灌溉、施肥、通风、增温,以达到适合草莓生长的土壤环境和棚内空气环境。若遭遇极端天气,智慧农业综合管理系统还能根据气象站的实时数据参数,启动应急保护预案,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草莓大棚免遭损失。

  杜安国:的确如此。这些年,随着沧州的发展,尤其是乘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东风,慢慢的变多的人沿着堤顶路来到我们农庄。这一点,从停在我们门口的车辆就能看出来,有很多是北京、上海的牌照。前段时间,我们还接待了外国朋友呢!能获得大家认可,我特别自豪。

  王福元:从一开始的不想回来,到现在的以此为傲,我对返乡创业的看法发生了180度转变。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吸引力要差很多。但是,乡村广阔的田野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和父辈相比,当代青年有丰富的学识、广阔的视野,更有无限的闯劲,能够用己所能造福家乡、实现个人梦想,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

  常倩:后悔谈不上,但我的确经常会想,如果没选从事农业,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从事农业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在我眼里,看着那一株株菜苗茁壮成长,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人生没有如果,既然作出了决定,就要为这个选择去努力。与其后悔,还不如用心思考怎么样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