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翅类

翅类

北京动物园人工孵化“鸟中大熊猫”记者探访揭秘繁育过程

发布时间:2024-02-04 06:53:46 来源:翅类

  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程度日趋严重。新京报记者今天(4月22日)获悉,北京动物园建立了国内首个青头潜鸭人工种群。如今,在北京动物园和麋鹿苑,54只青头潜鸭已经实现“三代同堂”。

  技术人员如何对青头潜鸭进行人工孵化?背后克服了哪些难点?今天,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动物园进行探访揭秘。

  4月22日,北京动物园, 三只青头潜鸭在水池边散步。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在北京动物园零碳馆看到,几只小巧的青头潜鸭正在水边觅食,它们机警地看看周围,发现没有干扰后,便对着饲养员为它们准备的美食大快朵颐起来。

  “和它们的名字一样,青头潜鸭雄性成年个体的头颈富有绿色光泽,很美。它们还有一个特点——眼眶亮白,胸腹之间白色、褐色和栗色的羽毛形成交错的花纹。”据饲养员刘雪生介绍,青头潜鸭体态轻盈、身姿灵活,不用在水面助跑也能起飞,还会游泳、潜水。

  青头潜鸭对水质要求极高,是一种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的水鸟。所以,动物园安排它们在零碳馆生活,这里的水池深达2米,笼舍也比较高,方便它们畅快飞行。零碳馆植物茂密,青头潜鸭可以在繁殖期很好地隐蔽起来,避免误入其他领地引发争斗。由于这些小家伙生性胆小敏感,经常被其他鸟类欺负却不反击,所以应激性很强,工作人员平时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在捕捉和“保定”时都最大限度地考虑,并做好备案。

  4月22日,青头潜鸭的食盘吸引了多只喜鹊前来觅食。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为何看似不起眼的青头潜鸭能享受到如此好的待遇?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天敌侵害及人的因素干扰,青头潜鸭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濒危程度越来越严重,被称为“鸟中大熊猫”。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将青头潜鸭提升为“极危”等级(CR)。去年,我国在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时,将青头潜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丁长青告诉新京报记者,青头潜鸭通常栖息在湿地,它们要扎进水下取食,喜欢有芦苇和昌蒲的水面。青头潜鸭的历史分布区位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但近些年数量一下子就下降,科研人员只是偶尔能看到青头潜鸭带着幼鸟出现,但始终没找到它们的繁殖巢。“东北地区最后一个青头潜鸭的繁殖巢记录是在1983年,前两年,吉林向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曾发现青头潜鸭。”

  可喜的是,中国南方的青头潜鸭多了起来,它们在湖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地皆有繁殖。在迁徙季,这些小家伙也会路过北京。丁长青说,青头潜鸭在全球的数量有1000多只,基本都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区域每隔一两年会零星见到2-3只,由于之前大家对青头潜鸭关注得比较少,目前对它的分布变化了解得也不甚清楚。

  据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成林介绍,科研人员在青头潜鸭主要繁殖区开展野外调查和跟踪监测,发现青头潜鸭野外繁殖失败有几大原因,包括黄鼠狼等天敌捕食、栖息地丧失、高温天气和洪涝导致的巢破坏。

  2019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部署下,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物园、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开展青头潜鸭的易地保护研究。北京动物园主要围绕青头潜鸭引种和人工孵化技术开展工作。

  “在野外,部分卵因高温破裂或被水淹泡后,青头潜鸭会弃巢离开。科研人员在湖北野外捡拾完整的弃巢卵,再用保温箱把它们带回北京。”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李淑红说。

  从捡拾弃巢卵到最终人工孵化出小鸟,中间有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野外湿地上的弃巢卵表面沾有污染物,一些卵爆裂后,卵黄粘在了其他卵上,容易形成微生物,带来腐臭。工作人员在现场用脱脂棉轻轻擦拭,对卵做消毒,同时用手电筒打光进行光检,辨别卵的发育程度。“通俗地说,如果卵黄和卵清已经混了,这样的卵就无法再进行补救。”

  李淑红说,如果卵壳有细微裂痕,技术人员还要用乳胶等材料填补裂缝,做修复,避免水分和卵黄外泄。“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救护手段,我们曾成功孵化出幼鸟。”

  北京动物园具有多年鸟类人工孵化历史经验,但不同动物习性不同,孵化规律仍需一点点摸索。为了积累经验,技术人员先选取了赤嘴潜鸭,进行人工孵化预实验,积累孵化温湿度、晾卵时间、翻卵次数等数据作为参考。经过不断摸索,技术人员总结出经验——青头潜鸭的平均人工孵化期为26天,并积累了一套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小青头潜鸭破壳而出后,仍需人工育雏。工作人员发现,青头潜鸭保留了胆小敏感的野生习性,经常活蹦乱跳、惊慌失措,为了稳住它们,工作人员在巢穴中放置了一只小绿头鸭作为“陪伴动物”,增强它们的环境适应性,带领它们开饮开食。据动物园饲养队工作人员李静介绍,技术人员还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制定了包含水草、小鱼、小虾的营养食谱。

  经过三年的努力,研究小组掌握了青头潜鸭人工孵化适宜的温湿度、翻卵、晾卵等关键孵化条件,他们建立的青头潜鸭人工种群近日经过了专家验收,为我国在青头潜鸭鸭卵孵化、胚胎发育、人工育雏等各个阶段都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技术。

  最初来到北京动物园的卵已经成长为“青年”青头潜鸭,并不断繁衍后代。如今,54只“三代同堂”的青头潜鸭生活在北京动物园和位于大兴的麋鹿苑中。

  李淑红说,未来时机成熟,这些青头潜鸭将分批被野化放归,首选地就是它们的原生地和繁殖地,如湖北、河南、江苏、河北等地。下一步,研究人员还将继续对其习性、繁育特点和生存环境进行深入研究。